鉴赏
《游灵峰院龙龛山》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柱支南极,
蓬山压巨鳌。
云崩石道险,
潮落海门高。
客馆闻鼍鼓,
秋风忆蟹螯。
凭栏望乡树,
千里楚江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游览灵峰院龙龛山的景色和情感。诗中通过描写山川、云雾、海潮以及与之相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游山玩水的愉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描绘了灵峰院龙龛山的壮丽景色。天柱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山势之高;蓬山则指广袤辽阔的山脉,如同一头巨大的海龟。这两句诗通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势的雄伟壮观。
接下来的两句“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描绘了山中的峡谷和海潮的景象。云崩形容云雾翻滚,石道险指山路崎岖险峻,突显了游览的艰险。潮落海门高则描绘了海潮退去时的壮丽景象。
诗的下半部分“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表达了对故乡和旧时的怀念之情。鼍鼓是古代的一种大鼓,客馆闻鼍鼓表示诗人远离家乡,听到鼓声时思乡的感触。秋风忆蟹螯则通过描写秋风,唤起了诗人对家乡美食的回忆。
最后两句“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凭栏望乡树意味着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思念故乡的树木。千里楚江臯指诗人眺望千里之外的楚江,回忆起在故乡的岁月。
整首诗以景入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夸张和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诗词富有视觉感和感情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