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蔡襄的名句 > 谏垣笑别三年近

谏垣笑别三年近

出自宋代蔡襄的《寄答汝州王仲仪待制

“谏垣笑别三年近”出自宋代蔡襄的《寄答汝州王仲仪待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yuán xiào bié sān nián jì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汝水闽山道路长,行邮时复寄新章。
谏垣笑别三年近,病枕魂飞万里强。
烈火未应焚玉石,埋轮曾是问豺狼。
主恩未报头生白,羞见龙泉百鍊钢。

鉴赏

《寄答汝州王仲仪待制》是宋代文人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汝水闽山道路长,
行邮时复寄新章。
谏垣笑别三年近,
病枕魂飞万里强。
烈火未应焚玉石,
埋轮曾是问豺狼。
主恩未报头生白,
羞见龙泉百炼钢。

诗意:
这首诗词是蔡襄寄给汝州王仲仪待制的回信。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处陌生的地方,思念故乡和亲朋好友的情感。作者通过寄送新的章节来表示他在远方一切安好,并向王仲仪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重和感激之情。诗词中还包含了一些隐喻和比喻,描绘了作者在政治斗争中的坚定和不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报答恩情的愧疚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两句“汝水闽山道路长,行邮时复寄新章”,描述了作者身处陌生之地,通过寄信来表达自己的近况,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谊和联系的重视。接下来的两句“谏垣笑别三年近,病枕魂飞万里强”,通过隐喻和比喻,描绘了作者在政治上的坚定立场和执着追求,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屈不挠。

接下来的两句“烈火未应焚玉石,埋轮曾是问豺狼”,运用了另一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坚定信仰和价值观的坚守,即使面对逆境和困苦,也不会丧失信心和勇气。

最后的两句“主恩未报头生白,羞见龙泉百炼钢”,表达了作者对王仲仪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尚未回报恩情的愧疚。这里的“龙泉百炼钢”是指锻造出的坚固无比的钢铁,作者以此比喻自己尚未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感到愧疚和羞愧。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在政治上的坚定立场和追求,以及对友谊和恩情的珍视和感激。通过比喻和隐喻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