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胡雁》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胡雁畏空漠,
群飞向洲渚。
褰云避射戈,
万里声悲苦。
月色满关河,
欲下迷处所。
春江沙平净,
鱼蚌不可数。
饱暖身肥腴,
归路欲远举。
寻常弓箭儿,
仰视随意取。
从来远祸心,
狼藉失旧侣。
小哉衔芦智,
岂识保身语。
诗意:
《胡雁》描绘了一幅胡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胡雁在漫长的旅途中所经历的困苦和无奈。诗中通过描写胡雁的飞行、月色和春江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壮美和动人之处。诗人还通过弓箭的比喻,表达了人生中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敢和智慧。
赏析:
《胡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胡雁南飞的场景,展示了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色和生命的坚韧。诗人通过胡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胡雁的敬仰和同情。胡雁畏惧空旷的沙漠,却勇敢地飞向繁华的洲渚;它们在遥远的旅途中发出悲鸣,似乎在诉说着辛苦和无奈。月色照耀着关河,给人以宁静和安慰,但胡雁却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去哪里。春江平静而干净,水中的鱼和蚌数不胜数,它们饱暖而肥美,但离家的路却依然遥远。诗中的弓箭形象象征着困难和危险,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和智慧。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失去旧友的深深惋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保全自身的思考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胡雁南飞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生命坚韧和智慧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离故土和失去旧友的思考和惋惜之情。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