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和王胜之游普明院》
昔贤履道第,平时洛都选。
门外多风尘,林端出台殿。
名园迤逦清,小径萦纡转。
脩竹环数亩,可爱清不变。
冰生流水静,叶尽危巢见。
晴日破云来,游鱼过池面。
君意高如鸿,孤超遗健羡。
兹游恐难屡,历览岂云倦。
放怀穷幽趣,回首抱归恋。
裁诗赋景物,芬葩有馀绚。
呼童秣予马,追閒性所便。
中文译文:
昔贤履行道路的第一步,平时在洛都选择。
门外尘埃飞扬,林木旁出现殿台。
名园弯曲而清幽,小径蜿蜒转折。
修竹环绕数亩,可爱之景常清澈不变。
冰生在流水中静静,叶尽时危巢可见。
晴日破云而来,游鱼穿越池面。
君的心意高远如鸿鹄,独自超越并留下美好的羡慕。
此次游览恐怕难以再次重复,历经漫游岂会感到厌倦。
放松心情,体味幽静之趣,回首怀恋归处。
将诗歌写就赋予景物以美,芬芳盛开的花朵更加绚烂。
呼唤童子奉上马匹,随性而行追逐闲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蔡襄所作,题为《和王胜之游普明院》。诗人以游览普明院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宁静的园林景观,表达了对自然和清幽之趣的追求,以及对王胜之高远心境的赞美。
诗人通过描写普明院的景色,展现了它的清幽和美丽。他描述了园中弯曲的小径、环绕数亩的竹林和平静的流水,以及游过池面的鱼群。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宁静和和谐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推崇。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王胜之的赞美和羡慕之情。他称王胜之的心意高如鸿鹄,超越常人,留下了令人羡慕的印象。这表明诗人对王胜之的人格魅力和才华深感敬佩。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游览普明院的愉悦和满足,并表达了对归处的思念和怀恋之情。他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融入到诗歌中,赋予景物以美的形象,以芬芳盛开的花朵来形容诗歌的绚丽。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宁静的追求,以及对高尚情操和才华的赞美。通过这首诗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心境的细腻触动。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高尚品质和才华的敬佩。整首诗以自然和心境为主题,通过描绘美景和表达情感,展示了作者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