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蔡襄的名句 > 阖关行人稀

阖关行人稀

出自宋代蔡襄的《春野亭待月有怀

“阖关行人稀”出自宋代蔡襄的《春野亭待月有怀》,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guān xíng rén xī,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
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
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
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
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
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

鉴赏

《春野亭待月有怀》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
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
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
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
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
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春天的田野亭子里等待月亮升起时的心情。诗人通过描写凉风的声音、郊野的寒冷、山和江的景色以及行人、夕鸟的稀少,表达了他孤独的心境。在亭子中,他听到了远处敲打的钟声,也看到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城市的边缘,他徘徊在等待夜晚的时刻,露水下的明亮的宽阔的河流为他带来了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他的朋友们与他相隔万里,他独自坐着,心中涌起忧伤和叹息。

赏析:
《春野亭待月有怀》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夜晚等待月亮的情景,同时表达了他对远离朋友的思念和内心的忧伤。诗中的自然景色和孤寂的心境相互烘托,营造出一种幽静、寂寥的氛围。

诗人通过凉风、郊野的寒冷以及山和江的景色,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流转。行人稀少和夕鸟归巢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感。

诗中的亭子、钟声、月光和河流等意象,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亭子成为诗人等待月亮的地方,钟声和月光则为他带来了一些许宽慰。明亮的月光洒在城市的边缘,给诗人带来一种宽广和明亮的感觉,与他内心的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朋友的思念和心中的忧伤。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孤独等待的心情,以及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让人回味无穷,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和魅力。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