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白玉蟾的名句 > 化为南越海边春

化为南越海边春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闽中晓晴赏牡丹

“化为南越海边春”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闽中晓晴赏牡丹》,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 wéi nán yuè hǎi biān ch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晴窗冉冉飞尘喜,寒砚微微暖气神。
唤醒东吴天外梦,化为南越海边春

鉴赏

《闽中晓晴赏牡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晴朗的窗户中飞舞着微小的尘埃,使人心生喜悦。
冷冰冰的砚台微微散发出温暖的气息,仿佛有了灵性。
它唤醒了遥远的东吴地的梦幻,将它化作了南越海边的春天。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闽中(今福建地区)清晨晴朗的景象为主题,以牡丹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窗户和砚台两个物象,将自然景色与文人雅趣相结合,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诗意的追求。诗中所述的东吴和南越,是指历史上的两个古代国家,用来比喻诗人的梦幻和想象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清晨的景象。晴朗的天空下,微小的尘埃在窗户中舞动,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冷冰冰的砚台散发出微微的温暖,给人以一种温馨的感觉。这些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赞美。

诗中的"东吴天外梦"和"南越海边春"是诗人的联想和想象。东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南越是另一个古代国家,它们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将这些地名用来比喻他内心深处的梦幻和想象力。他希望通过诗歌的表达,将自然的美妙与文人的情怀相结合,创造出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诗意的追求。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联想,呈现出一幅富有诗意和艺术感的画面,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