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白玉蟾的名句 > 心知峭壁生如剑

心知峭壁生如剑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峡中见芙蓉

“心知峭壁生如剑”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峡中见芙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zhī qiào bì shēng rú ji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峡畔寻常有虎踪,峡中闻说有蛟龙。
心知峭壁生如剑,目送清波去似弓。
绕树尽皆青薜荔,举头忽见白芙蓉。
西风为我吹残酒,最喜千峰翠色浓。

鉴赏

《峡中见芙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峡畔寻常有虎踪,
峡中闻说有蛟龙。
心知峭壁生如剑,
目送清波去似弓。
绕树尽皆青薜荔,
举头忽见白芙蓉。
西风为我吹残酒,
最喜千峰翠色浓。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

诗中首先提到峡畔常有虎的踪迹,峡中传闻有蛟龙的存在,这表明这片山峡地区的自然环境凶险而神秘。

接着,诗人描述了峭壁如剑般陡峭,清波如弓般奔流,这种形容使读者感受到峡谷景色的壮丽和动态。

然后,诗人注意到峡谷中绕树的藤蔓都是青薜荔,而突然抬头,却看见一朵白色的芙蓉。这种突兀的对比给人一种美感和震撼,暗示了生活中突然出现的美好和令人惊叹的事物。

最后,诗人提到西风吹拂着他,带着醉酒的香气,最让他喜爱的是那千峰的翠色浓郁。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景的向往。

赏析:
《峡中见芙蓉》以描绘山峡景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人将峡谷的险峻、奔腾的水流、青葱的藤蔓和突然出现的白芙蓉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诗中,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化的魅力。

诗中的对比和意象也给人以启示,即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美好事物,它们可能隐藏在平凡之中,只有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欣赏,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惊喜。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