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白玉蟾的名句 > 既开不久底须开

既开不久底须开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落梅

“既开不久底须开”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落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kāi bù jiǔ dǐ xū kāi,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惆怅风前问落梅,既开不久底须开
芳心未忍轻离折,更遣残春度水来。

鉴赏

《落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惆怅风前问落梅,
既开不久底须开。
芳心未忍轻离折,
更遣残春度水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落梅花的思考和感叹。诗人在风前忧愁地询问落梅花为何开得这么早,明明刚开,却又要凋谢。他的芳心不忍心轻易采摘这美丽的梅花,因为这样会更加剩下残留的春天度过水面。

赏析:
《落梅》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凋零和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梅花的观察,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既欣赏梅花的美丽,又不忍心剥夺梅花的生命力,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梅花作为冬季里的独特花卉,在寒冷中傲然绽放,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短暂和变幻无常的感慨,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观察梅花的生命过程,诗人抒发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敬畏。《落梅》以其简约而含蓄的诗意,使人在诗境中体味到生命的脆弱与美丽,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