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白玉蟾的名句 > 宝杵动时天地黑

宝杵动时天地黑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秽迹赞

“宝杵动时天地黑”出自宋代白玉蟾的《秽迹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o chǔ dòng shí tiān dì hē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宝杵动时天地黑,鐶铃震处鬼神惊。
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慾天中现此身。
现此身,无边际。
太圆镜中点检看,个个三头并六臂。

鉴赏

诗词:《秽迹赞》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宝杵动时天地黑,
鐶铃震处鬼神惊。
释迦临入涅槃日,
六欲天中现此身。
现此身,无边际。
太圆镜中点检看,
个个三头并六臂。

中文译文:
宝杵一挥动,天地陷入黑暗,
铃铛震动之处,鬼神都感到惊惧。
释迦佛降临涅槃之日,
在六欲天中现出这样的身形。
这身形展现出来,无边无际。
就像在太圆的镜子中观察检视,
个个都有三个头和六只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由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以描绘佛教中释迦牟尼佛入涅槃的场景为主题。诗中描述了当宝杵挥动时,天地变得黑暗,铃铛震动之处,甚至连鬼神都感到惊惧。释迦佛降临世界,进入涅槃,这一天在六欲天(指六欲天界)中展现了他的身形。

诗中提到这个身形无边无际,意味着佛陀的身体超越了凡俗的界限和物质的束缚。太圆的镜子中点检看,个个都有三个头和六只臂,形容了佛陀的身形具有庄严和威严的特征。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佛陀入涅槃的场景,通过对宝杵、铃铛和佛陀身形的描写,表达了佛教中关于解脱和超越世俗的思想。诗中的夸张形象和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佛教思想中所强调的超越尘世的境界和佛陀的威严。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佛陀入涅槃的场景,表达了佛教中关于解脱和超越世俗的思想,展现了佛陀身形的庄严和威严,给人以深思和震撼的感受。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