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春宵有感八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宵有感八首
安得安期枣,如瓜恐不然。
楚江萍似斗,泰华藕如船。
译文:
安得像圆圆的枣子那样稳固,就像瓜果一样不会摇摆。
楚江上的荇菜像一个个斗篷,泰山脚下的藕仿佛是一艘小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安定、稳固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观察。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组景象。首先,诗人希望能够像圆圆的枣子一样稳固,不会摇摆。这里的"安期枣"意味着稳定和安宁,与"如瓜恐不然"形成对比,瓜果形状不规则,容易摇晃。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稳定安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绘了楚江上的荇菜和泰山脚下的藕。楚江上的荇菜密密麻麻,形状像斗篷一样,给人一种繁茂的感觉。而泰山脚下的藕仿佛是一艘小船,形状优美。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安定和自然之美的追求。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将诗意传达给读者,使人感受到春夜的宁静与生机。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