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东门行》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土地失去了应有的归属,难以接受贫困的境遇。
挥剑出东门,感受到愤慨之情无法回顾归途。
多么可敬的那位美好的伴侣,一路牵着衣袖相随。
愿意与其一同吃这份素朴的粥,忠诚和义气如何能被违背。
况且如今所谓的“清世”,不能再回到错误的道路上。
诗意和赏析:
《东门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诗中土地失去了归属,象征着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困境,诗人对此感到难以接受。他挥剑出东门,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困境的不满之情,决意不顾个人得失。诗中提及的伴侣象征着那位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境。诗人表达了与这位伴侣一同分享朴素生活的愿望,强调忠诚和义气的重要性。最后,诗人指出现在所谓的“清世”已经不能再犯错误,意味着对社会改革和道德规范的呼吁。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不公和困境的揭示,强调了忠诚、义气和道德的重要性。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并对改革和道德规范提出了期望。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