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诗词《往年寄子平》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往年记得归在京,
日日访子来西城。
虽然对坐两寂寞,
亦有大笑时相轰。
回忆往年,我记得曾在京城归来,每天都去探望子平在西城。虽然我们在一起时有寂寞的时候,但也有大笑的时候互相开怀畅谈。
顾子心力苦未老,
犹弄故态如狂生。
书窗画壁恣掀倒,
脱帽褫带随纵横。
子平心力虽然辛苦,但并未衰老,还保持着年轻的热情。他依然表现出一种疯狂的故态复生。他随意翻动书籍,掀动窗帘,画壁,脱下帽子,解开腰带,尽情自由地行动。
喧呶歌诗嘂文字,
荡突不管邻人惊。
更呼老卒立台下,
使抱短箫吹月明。
他喧闹地歌唱、吟诗,嘈杂地写字,毫不顾及邻居的惊讶。他甚至召唤老卒站在台下,让他拿起短箫吹奏,使月光更加明亮动人。
清欢居此仅数月,
夜夜放去常三更。
别来七年在乡里,
已忝三度移双旌。
我们在这里安享清欢,只待了几个月,每个夜晚常常到深夜才散去。而离开后的七年里,我在乡里度过,已经三次被调离原职。
今兹惛惛意思倦,
加以跕跕疾病婴。
每思此乐一绝后,
更不逢人如夜行。
如今我感到疲倦和厌倦,还有疾病的困扰。每当我回想起过去的欢乐时光,再也无法遇到知音,就像在黑夜中行走一样孤寂。
这首诗词《往年寄子平》表达了文同对子平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在过去共同的欢乐与奋斗。诗中描绘了子平的狂放不羁、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以及作者现在的疲惫和孤寂。通过对对比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过去友情和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和孤独的感慨。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心期豁而获
出自 唐代 陆龟蒙: 《纪梦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
马上欲垂千里泪
出自 唐代 雍陶: 《自蔚州南入真谷有似剑门,因有归思》
-
靡靡轩车驻
出自 唐代 权德舆: 《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判官赴义武幕兼呈书记萧校书》
- 骑虎作麒麟
-
索酒浮大觥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西郊访梅约李提刑李参政八客分韵得尔字》
-
谁亏复谁全
出自 宋代 洪咨夔: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沪南壬午冬留》
- 郭令科名翁冠绝
- 凤翼趋跄巧定场
- 独坐秋风钓石边
- 早雾笼山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