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飞泉山寺》是一首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泉山寺
东城兀高峰,
爽气浮翠微。
霞光射岩壁,
中有寒泉飞。
上方金仙家,
煌煌启双扉。
栏干出云表,
目可了四围。
我来久不下,
幡影移斜晖。
风吹月中桂,
天香满人衣。
远渚凫雁落,
前岭牛羊归。
尚此恋幽胜,
不能手聊挥。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飞泉山寺
东城矗立高峰,
清新的气息浮动,微风轻拂绿意盈融。
霞光穿透岩壁,
其中有寒冷的泉水飞溅。
在山上是金仙的居所,
辉煌的门扉启开。
栏杆上悬挂云朵,
眼前可览尽四方景色。
我久久未下山,
幡影随太阳斜斜西移。
风吹拂月亮中的桂花,
天香弥漫着人们的衣衫。
远处湖泊上野鸭和候鸟降落,
前方山岭上牛羊归返。
我仍然沉迷于这幽胜之地,
不忍离去,只能手中挥动情意。
诗意和赏析:
《飞泉山寺》以描绘山寺景致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山寺美景的赞美和对清幽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感受和对宁静境地的向往。
首先,诗人以东城高峰为背景,描绘了峰顶上的山寺。清新的气息和绿意弥漫在四周,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随后,诗人描写了阳光穿透岩壁照射下来的霞光,以及岩壁中飞溅的寒泉,展示了山寺壮丽的景致。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寺上方金仙的居所,煌煌的门扉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神秘而尊贵的景象。栏杆上悬挂着云朵,让人可以尽情地欣赏四周的景色。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山寺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诗人久久未下山,观察着太阳的斜影和幡影的移动,表现出他沉浸在山寺之中不能自拔的心境。风吹动着月亮中的桂花,空气中弥漫着芳香,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远处的湖泊上野鸭和候鸟降落,山岭前的牛羊归返,显示出山寺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和和谐。
整首诗以山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山寺的壮丽和清幽之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境地的向往。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山寺和周围环境的赞美,给人带来一种宁静、清新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山寺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表达了对宁静境地的向往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独特感悟。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