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文同的名句 > 彭泽长谣便归去

彭泽长谣便归去

出自宋代文同的《寄宇文公南

“彭泽长谣便归去”出自宋代文同的《寄宇文公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éng zé zhǎng yáo biàn guī q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彭泽长谣便归去,君辞曲水亦其徒。
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况皆千里驹。
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虑胡。
从来绵竹多贤者,唯是杨雄识壮夫。

鉴赏

《寄宇文公南》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彭泽长谣便归去,
君辞曲水亦其徒。
一官何藉五斗米,
二子况皆千里驹。
懒对俗人常答飒,
厌闻时事但虑胡。
从来绵竹多贤者,
唯是杨雄识壮夫。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文同寄给宇文公南的,表达了作者对宇文公南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宇文公南的品德和才能,以及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赏析:
诗的开头,彭泽长谣指的是彭泽地区的长谣民歌,诗人归去即指作者回到了彭泽,寄给宇文公南。君辞曲水亦其徒,表达了宇文公南辞别了曲水的同道,也就是同样有诗才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况皆千里驹,赞扬了宇文公南的官职和儿子们的才能。一官何藉五斗米中的五斗米是指官职,表示宇文公南担任的官职高位显赫。二子况皆千里驹中的千里驹指的是出色的马匹,比喻宇文公南的儿子们才华出众。

后面的两句,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虑胡,表达了宇文公南不喜欢与平凡的人交往,对琐碎的事情不感兴趣,只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疆土的安危。

最后两句,从来绵竹多贤者,唯是杨雄识壮夫,赞扬了绵竹地区有很多贤才,但只有杨雄能够认识到宇文公南的才华和壮志。

整首诗词通过对宇文公南的赞美,展现了他在政治和才华上的杰出表现,以及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宇文公南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