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寄白圣均》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来双鬓已丝丝,
头角低摧羽翼垂。
无命不穷常自笑,
有谋皆拙敢求知。
荣途谩说居三馆,
僻郡还甘守一麾。
赖是山城好风物,
不能逢子共吟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晚年的感慨和自省。他描述了自己年纪渐长,双鬓已经有了丝丝白发,头角低垂,羽翼也渐渐衰退的状态。尽管如此,他并不气馁,常常自嘲自笑。无论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个人的才智,他都认为自己不算出类拔萃,但仍然勇于追求知识和智慧。
作者谈到了人们对于荣誉和地位的奢望,称其为虚妄的言辞。他提到自己居住在僻静的郡城,却甘心守护着一片土地,没有追逐名利。最后,他以自己所在的山城风景优美为借景,表示无法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欣赏这美景,共同吟咏诗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态度。作者通过描写自己逐渐老去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展现了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受。他既有对自己才智的自嘲,又有对追求知识的坚持。诗中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不追求虚名和地位,而是专注于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作者通过对山城风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映射出自己孤独的处境。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表达了对于心境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