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王昭君》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极目望去,胡沙漫满眼前,
伤心泪滴汉地的明月圆。
一生埋藏的怨恨,
长久地沉入了四根琴弦。
诗意:
这首诗词以王昭君为主题,表达了她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广袤的沙漠和明亮的月亮,表达了王昭君在胡地的遭遇和心情。她深感伤心,不禁留下悲伤的眼泪。诗中提到的"四条弦"暗指古琴,象征着王昭君一生中埋藏的怨恨和忧伤,将其与琴弦的音色相联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王昭君的悲苦和孤独。"极目胡沙满"描绘了广袤的沙漠景象,表达了她与故土相隔的遥远和无边的苦涩。"伤心汉月圆"则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凸显了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生埋没恨,长入四条弦"以押韵手法巧妙地表达了王昭君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怨恨,将其比喻为深深沉入琴弦之中。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将王昭君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人们对其命运的深思。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