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山中祠堂》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山中有座祠堂,我白发苍苍才重燃了一炷香。早年我曾埋下真正的辞表,晚年我又为东方山水画作赞美。秋风凛冽地吹拂着坟墓的树木,落月依稀照亮了屋梁。千百年来的行人都在这里下马,陈述诗篇时不必奠祭美酒。
诗意:
《山中祠堂》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建立的一座祠堂,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诗人年事已高,但他仍然怀揣着对文学和艺术的执着追求,用一炷香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意,同时也借此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祠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埋辞表"指的是埋藏的文学才华,诗人早年有志于仕途,但最终选择了追求文学艺术。"画赞讼东方"表达了诗人对东方山水的赞美和对艺术的追求,显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领悟。
诗人通过秋风和落月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有限。秋风凛冽吹拂坟墓的树木,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感觉,而落月照亮屋梁,给人一种静谧和安宁的氛围。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既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又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千古行人来下马,陈诗不必奠椒浆"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他认为千百年来的行人都在这里驻足,留下了无数的诗篇,不需要用奢华的祭品来纪念他们的贡献,因为他们的诗篇已经成为永恒的精神财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艺术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通过山中祠堂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自然和历史之中,展示了他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刘克庄简介
宋代·刘克庄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 刘克庄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
-
想见吴中稚子
出自 宋代 李曾伯: 《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
- 天池光滟滟
-
旷瞻不遗粟
出自 宋代 赵蕃: 《用招明叔之韵简胡兄仲威并属明叔》
-
两岸多为激水轮
出自 宋代 赵蕃: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
柳州老去腹宁饕
出自 宋代 仲并: 《翌日早起再用昨夕韵二丈》
-
万里秦梵行
出自 宋代 张舜民: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 嗟独何罪
-
长随三径古人游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
-
西风禾黍但丘坟
出自 宋代 张耒: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