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寄衣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征夫去时着伫葛,
征夫未回天雨雪。
夜呵刀尺制寒衣,
儿小却倩人封题。
上有泪痕不教洗,
征夫见时认针指。
殷勤着向边城里,
莫遣寒风吹腠理。
江南江北一水间,
古人万里戌玉关。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个妻子寄托思念丈夫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在丈夫外出征战期间,妻子的孤独和牵挂之情。
赏析:
《寄衣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写道“征夫去时着伫葛”,描绘了妻子在丈夫离去时为他穿上葛布衣服的情景,葛布是一种粗糙的布料,显示了家境贫寒。接着,诗人写到“征夫未回天雨雪”,暗示了丈夫在外经历了艰苦的战争环境。
下一段“夜呵刀尺制寒衣”,描述了妻子夜晚辛勤地缝制寒衣,刀尺是制作衣物的工具,意味着她为丈夫的归来而忍受着寒冷和辛劳。然而,“儿小却倩人封题”,儿女虽小,却也希望能为父亲做些贡献,因此他们乞求他人写封题字。
接下来的两句“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表达了妻子流泪的心情,她不愿将泪痕洗去,而是希望丈夫通过看到她手上的针孔认出她的辛苦。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
末两句“殷勤着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戌玉关”,表达了妻子对丈夫安全归来的期盼。她将心意寄托在邮递的衣物上,希望寒风不要吹散她的心思。最后两句则描述了边城和玉关,象征着千里边疆战事,也暗示了丈夫的艰难归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和对他安全归来的期盼,凸显了家庭的温情和牵挂,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作品。
刘克庄简介
宋代·刘克庄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 刘克庄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况兹百龄内
出自 唐代 元稹: 《含风夕(此后拾遗时作)》
- 酒旗深处勒花骢
- 经过乘雨露
-
独惭贤作砺
出自 唐代 李峤: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寺即中宗旧宅)》
-
少年看花日千遭
出自 宋代 阳枋: 《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
-
妄托娇痴重伊恼
出自 宋代 王之道: 《鹿泉成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
-
安得一醉眠千年
出自 宋代 王令: 《望招隐山花回游江山思崔伯易因寄朱元弼》
- 隔水柴扉夜不关
- 一日拂人衣
-
庚子秋中忆请违
出自 宋代 徐暄: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