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何用识
出自宋代:晁说之的《谋归寄阳翟李九吕十四兄》
著身到雍隙,故人在阳翟。
白发何冉冉,清梦徒历历。
有美李将军,诗是万人敌。
家封异姓王,身老二千石。
吕侯几世来,蝉冕必踵迹。
如何此孙贤,早饥而晏食。
门前颍水流,屋上嵩山色。
天以延二老,世人何用识。
只应尔日来,为我长叹息。
我尝从之游,何难此投帻。
篱下菊黄时,雁背俯可即。
岳寺讲时锺,婆娑且连屐。
鉴赏
《谋归寄阳翟李九吕十四兄》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著身到雍隙,故人在阳翟。
我身抵达雍隙,故友却在阳翟。
白发何冉冉,清梦徒历历。
白发如此稀疏,清梦却如此清晰。
有美李将军,诗是万人敌。
有位李将军,他的诗歌令万人敬仰。
家封异姓王,身老二千石。
家族被封为异姓王,身份尊贵,担任二千石官职。
吕侯几世来,蝉冕必踵迹。
吕侯世代相传,蝉冕(指君主的冠冕)必然传承。
如何此孙贤,早饥而晏食。
然而这位贤孙,早早地饱尝艰辛。
门前颍水流,屋上嵩山色。
门前颍水流淌,屋上是嵩山的景色。
天以延二老,世人何用识。
上天延续了这两位老人的寿命,但世人却不了解他们的价值。
只应尔日来,为我长叹息。
只有你来的那一天,才能让我长长叹息。
我曾与你同游,何难再次相聚。
篱下菊黄时,雁背俯可即。
篱笆下的菊花黄了,雁儿低飞可近。
岳寺讲时锺,婆娑且连屐。
岳寺里的钟声响起,人们跳舞,连鞋子都不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和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境遇和友人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索。
晁说之简介
宋代·晁说之的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 晁说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鸟语知境静
-
垂杨谁瘦
出自 宋代 周密: 《玲珑四犯(戏调梦窗)》
- 武荣江畔荫祥云
- 门向会稽峰
- 留井岘山前
-
公能蹑高踪
出自 宋代 赵蕃: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
-
故心须发新
出自 明代 刘基: 《黄慎之自闽见访夜坐对酌怅然有感》
-
优游滕太守
出自 宋代 范仲淹: 《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
必争如五射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张明叔兄弟雨中见弄水轩投壶财酒薄暮而散斗》
- 桃笙幔展燕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