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姑苏杂咏 望虞山辞》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虞山峨峨兮出云油油,
胡敛其施兮弗雨九州。
下有蛟龙兮海波横流,
谁使子来兮从伯氏以游。
朝于兮望岐周,
国有祀兮有何求?
唐虞逝兮道阻修,
惭德舆兮干戈日休。
思夫人兮心焉孔忧。
这首诗词描绘了虞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时局的思考。诗中的虞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然而,这座山却没有降雨滋润九州大地,使得百姓们备受困扰。诗中还提到了海波横流,蛟龙出没,暗示着社会动荡和战乱的局势。
诗中作者问道,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和平与繁荣?他望着岐周,希望国家能够有祭祀,有所求。然而,唐虞时期的美好已经逝去,修复道路变得困难,道德和车辙都被战争所打断。作者为此感到惭愧,干戈战争的日子已经结束,但和平仍然难以实现。他思念着夫人,心中充满忧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它展示了明代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
高启简介
明代·高启的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 高启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研通天柱响
- 是奚足异
-
系越有长缨
出自 唐代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
海人皆言生海东
出自 唐代 皎然: 《山月行(一作关山月)》
- 诗成独未题
-
不改旧风烟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忘筌亭》
-
思减祝融权
出自 唐代 杨巨源: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 张郎肥马衣轻裘
- 锦里人家
-
衣冠出门闾
出自 宋代 谢直: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