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牵大车同一群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十九日出曹门见手牛拽车》
只见吴牛事水田,只见黄犁负车轭。
今牵大车同一群,又与骡驴走长陌。
卬头阔步尘蒙蒙,不似缓耕泥洦洦。
一一夜眠头向南,越鸟心肠谁辨白。
鉴赏
《十九日出曹门见手牛拽车》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以手牛拖车为主题,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只见吴牛事水田,
只见黄犁负车轭。
今牵大车同一群,
又与骡驴走长陌。
卬头阔步尘蒙蒙,
不似缓耕泥洦洦。
一一夜眠头向南,
越鸟心肠谁辨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民牵引手牛耕田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诗中的“吴牛”和“黄犁”是农民耕作的工具,它们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大车”和“骡驴”则是与手牛一同工作的助手,它们一起走在长长的田间小路上。这种场景展示了农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完成农田的耕作。
诗中的描写语言简练,但却能够生动地表现出农民们的劳作场景。诗人用“卬头阔步尘蒙蒙,不似缓耕泥洦洦”来形容农民们的姿态,表达了他们勤劳的形象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一一夜眠头向南,越鸟心肠谁辨白”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思考。农民们在辛勤劳作之后,头枕南方,听着越鸟的歌声,思考着生活的真谛。这句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对农民智慧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民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思考。它展现了农民们的勤劳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赞美和思考。
梅尧臣简介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后来继之有殷公
出自 唐代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
初梦龙宫宝焰然
出自 唐代 李商隐: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
角绮园黄我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 花疑褒女笑
-
义重林中言
出自 唐代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
我如南州橘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过眉山谒乡耆宿李八丈提刑》
- 夫君典刑在
-
琼酥豆作糜
出自 明代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 穷途多感慨
-
野色偷春入烧痕
出自 宋代 秦观: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