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笔映檀唇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九紫竹》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笔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鉴赏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九紫竹》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紫竹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笔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紫竹为主题,描绘了紫竹的独特之处。首先,诗中提到紫竹产自西南地区,与东筠竹的绿色有所不同,暗示了紫竹的独特之美。接着,作者运用了裁笔映檀唇的比喻,形容紫竹的颜色如同檀木般红润,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紧接着,诗中提到紫竹的枝条宜于凤凰栖息,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进一步强调了紫竹的高雅和美丽。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之情。他说紫竹从几千里外移植而来,但它并没有改变它在幽谷中的生长环境。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的坚持。无论距离有多远,真挚的友谊都能保持不变,就像紫竹在幽谷中一样,保持着它的本真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紫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并通过紫竹的形象寄托了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之情。
梅尧臣简介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燎熏炉兮炳明烛
- 心绪逢秋一似灰
-
唯应清夜无公事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李十一舍人松园饮小酎酒得元八侍御诗叙云在台…酬四韵》
-
谓远无虞险可守
出自 元代 方回: 《为张都目益题爪哇王后将相图》
-
时追习池醉
出自 宋代 姜特立: 《施元用醉谒邑大夫胡公公暴风骤雨者也不以为》
- 早秋生晓寒
- 苍条寻暗粒
-
燕多知近海
出自 宋代 晁说之: 《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
-
可怜病石榴
出自 宋代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应嗟陶令菊园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