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驽缓久知非
出自宋代:林逋的《清河茂才以良笔并诗为惠次韵奉答》
郊翰秋劲愈于锥,筠管温温上玉辉。
聊为夫君一栖阁,老来驽缓久知非。
鉴赏
《清河茂才以良笔并诗为惠次韵奉答》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郊翰秋劲愈于锥,
筠管温温上玉辉。
聊为夫君一栖阁,
老来驽缓久知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林逋对友人清河茂才的赞美和回应。诗中描绘了秋天郊外的景色,以及友人清河茂才的才华和文采。林逋表示自己只能在阁楼中安静地写作,而且年纪渐长,身体也不再如从前那样敏捷。这首诗词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境况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郊翰秋劲愈于锥"一句中,"郊翰"指的是秋天的景色,"秋劲愈于锥"形容秋天的气势更胜于锥(秋天的象征)。"筠管温温上玉辉"一句中,"筠管"指的是友人清河茂才的才华,"温温上玉辉"形容其文采如玉一般温润而辉煌。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聊为夫君一栖阁"一句中,"聊为"表示作者只能在阁楼中安静地写作,"夫君"指的是友人清河茂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和对自己境况的无奈。最后两句"老来驽缓久知非"表达了作者年纪渐长,身体不再如从前那样敏捷,对自己能力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境况的思考,展示了林逋独特的诗人情怀。
林逋简介
宋代·林逋的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 林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回首离愁满芳草
- 未忍相违
- 竹与梅为友
-
花气迷人处处同
出自 宋代 王铚: 《同赋梅花十二题·风前》
-
鼠辈不敢闯吾藩
出自 宋代 王迈: 《送莆守赵孟坚汝固可舶温陵》
-
文章锦心仍绣腑
出自 宋代 晁补之: 《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
- 六十六年无事日
-
身在蓬山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朝中措·帘旌烘日绣波翻》
- 未必见君子
-
金銮陪宴
出自 宋代 虞集: 《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