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疏星淡秋明,阴霞绚朝映。
在清晨,稀疏的星光映照着淡淡的秋天,朝霞绚烂地映照着大地。
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积攒的雨水使人坐下来忧愁,而晨光却使人心情愉悦。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舟并。
石门引导着回归的马车,湍急的水流中有渔船并行。
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广阔的景色都是新的,回归的四山静谧宁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
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绿色的涟漪,远处岸边的秋沙洁净。
洋洋游鱼逝,泛泛轻鸥泳。
游动的鱼儿洋洋自得地游过,轻盈的海鸥在水面上游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
隐藏着的心思与真实的本性相悖,感受到的遭遇却显露出真实的本性。
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疲倦的时候自我悔恨,违背了自己的本心,最终会得到安宁。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忧愁的源头就在其中,茫茫然中发出孤独的吟唱。
这首诗词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真实本性和内心安宁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元好问简介
金朝·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 元好问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不歠役只
-
范叔已归秦
出自 唐代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
- 今年翻怕貂裘薄
-
不记逃乡里
出自 唐代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 时时常放光
-
青秧绿水正相缘
出自 宋代 陈宓: 《南园新作小舟与客游白湖柯某东海有诗次韵》
-
极目青天蜀道难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溪亭春日二首借屋三间俯近郊,溪流如练绕兰》
-
夫君门族旧和羹
出自 宋代 林逋: 《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
- 假器仍乞醯
- 德惟宣湛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