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洛阳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洛阳秋夕的夜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泠泠寒水带霜风,
更在天桥夜景中。
清禁漏闲烟树寂,
月轮移在上阳宫。
诗意:
诗人通过描写洛阳秋夕的夜景,表达了一种寂静冷寒的氛围和寂寞的心情。寒风夜雨,寒水带来了霜冷的感觉。夜幕下的天桥静谧而冷清。禁漏传来的声音更加凸显了寂寞的感觉,烟树静谧无声。月轮慢慢移动,仿佛映照在上阳宫,给人一种凄美的意境。
赏析:
《洛阳秋夕》通过描写洛阳秋夜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寥寥无几的感觉。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寒冷意象,如“寒水”、“霜风”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寒冷的气息。诗中的“天桥夜景”、“禁漏”和“烟树寂”等词语,通过对景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寂寞和冷清的感觉。而诗末的“月轮移在上阳宫”,则是给整个诗歌增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使人感到一种美丽而寂寞的情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情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之情。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一领征衣半尘土
出自 宋代 邵桂子: 《满江红(税官之扬州任)》
- 有儿孙兰玉
-
溪头明月
出自 宋代 韩元吉: 《夜行船(再至东阳,有歌予往岁重九词者)》
- 欲知火宅焚烧苦
-
迹未相亲味已同
出自 宋代 杜范: 《高兄徐仓高弟和刘公之两绝见寄再韵谢之》
-
自是能明彖
出自 金朝 马钰: 《黄鹤洞中仙 俗卜算子 继重阳韵》
-
莫舞践我菊
出自 宋代 蒲寿宬: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
- 一灯何处宿
-
宛转含豳风
出自 宋代 陆游: 《夏四月渴雨恐害布种代乡邻作插秧歌》
- 瘦妻僵前子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