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蝉鸣时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光阴的感慨和对友好之情的表达。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蝉儿发出一声鸣叫,
槐树上带着两朵花。
它的声音提醒我老去,
也带给你一声问候。
白头发生长速度快,
但是成功却较为迟。
无需多杯酒相劝,
我们都能表达心意。
诗词通过蝉儿的鸣叫和槐花的盛开,表达了光阴易逝、时光荏苒的主题。蝉儿的鸣叫声成为了时光的象征,它的短暂鸣叫提醒了诗人自己的老去,也是对朋友的问候。白发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成功到来的迟早成为对比,意味着诗人对光阴的感慨。诗人和朋友之间通过一杯酒和微笑,表达了友好之情和相互祝愿。
这首诗词创造了一个富有意境的画面,描绘了蝉鸣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诗词表达了对友好之情的珍重,并以简洁的语言道出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际交往,诗词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情感和意义。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藉甚不禁君再顾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满江红(海棠下歌后村调共和)》
- 秋光向晚
-
今年厌雨声
出自 元代 方回: 《五月二十三日甲子交六月节稍晴三四五复大雨》
-
钱王陌上花犹好
出自 元代 方回: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 崇鼎屹重器
-
楼台金地古
出自 宋代 韩维: 《送休上人之荆门玉泉寺》
-
不入麒麟画里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 参差烟树五湖东
-
我本从征士
出自 明代 盛时泰: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 岂得事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