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种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词描述了种植竹子的情景,并表达了一种关于阳光和自然界万物情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种竹南墙阴,
竹生皆北向。
苟非阳在北,
竹性安可强。
乃知就阳意,
草木皆有情。
园葵最柔弱,
独取倾心名。
诗词的诗意是,南墙的阴影下种植竹子,竹子的生长方向都朝向北方。如果没有阳光在北方,竹子的性质怎么能强大呢?从中可以看出阳光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这种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都有情感的理解。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注意到诗人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方向,暗示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阳光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源泉,没有阳光,植物的性质就无法强大。这种思考也可以延伸到人类社会,暗示了人们需要阳光般的温暖和光明来成长和茁壮。
诗中还提到了园葵,将其形容为最柔弱的植物,但却能够获得倾心的美名。这可能是诗人对于柔弱之物的赞美,暗示了柔弱并不代表无能,反而可能蕴含着更多的情感和美好。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种植竹子的情景,表达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通过园葵的形象赞美了柔弱之物。它让人们思考自然界的万物都有情感,并传达了对阳光和柔弱之物的赞美之情。
司马光简介
宋代·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 司马光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