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景仁卜居许下》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齿相知约岁寒,
索居今日鬓俱斑。
拂衣已解虞卿印,
筑室何须谢傅山。
许下田园虽有素,
洛中花卉足供闲。
它年决意归何处,
便见交情厚薄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司马光对友谊和自我安顿的思考。诗中描述了作者与景仁的深厚友谊,他们共同度过岁月的寒冷。如今,他们都已经年老,白发皆斑。作者解下了虞卿的官印,意味着他已经告别了官场生涯。他提到了傅山,表示自己不需要谢傅山这样的名山来建造自己的住所。虽然他许下了过简朴田园生活的诺言,但在洛阳这样的地方,花卉已经足够供他消遣。最后,作者思考着将来的归宿,他相信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真正看清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的厚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岁月的流转和友谊的坚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的感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洛阳花卉象征着世俗的繁华,而作者对归宿的思考则体现了对真正友情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司马光简介
宋代·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 司马光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都被楼台占取
出自 宋代 张炎: 《摸鱼儿(己酉重登陆起潜皆山楼,正对惠山)》
-
鸣琴候月弹
出自 唐代 王维: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卢照邻)》
- 干戈革宇内
-
孝诚行矣
出自 两汉 佚名: 《绍熙四年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八首》
-
诏来郡国亦详延
出自 宋代 赵蕃: 《送成父弟赴站试兼属同行亲友》
- 屋欹云影长年见
- 万里长驱在此初
- 忆闻春燕语雕梁
- 夕披丹霞裳
-
不是勾回
出自 宋代 胡铨: 《减字木兰花·渭阳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