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瞻彼南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瞻望那南山,山上有茂密的松柏树,树叶茂盛。君子们在那里欢聚,吹奏着竹管乐器,鼓声隆隆。从室内到庭院,上下都庄严肃穆,没有一点不恭敬之处。君子的美德将永存万年,令行禁止的道德高尚而明晰,高尚而又融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山的景色和君子们的行为,表达了君子的高尚品德和令行禁止的道德准则。南山象征着高远、庄严和纯洁,而君子们的行为则体现了他们对道德的坚守和追求。诗中的竹管乐器和鼓声隆隆,给人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氛围,彰显了君子们的自律和奉献精神。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赞美和对道德准则的追求。通过山景和音乐的描绘,诗词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和谐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君子高尚的品质和道德的力量。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规范的重视。
司马光简介
宋代·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 司马光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