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衰筋力先扶杖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三。
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怜矍铄马征南。
鉴赏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黄庭坚送别李任道的场景,并表达了对老年衰老和英勇壮志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未衰筋力先扶杖,
能救衰年十二三。
八百老彭嗟杖晚,
可怜矍铄马征南。
诗词的意境和赏析如下:
第一联写道:"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三。" 这里描绘了李任道衰老的景象,他的筋骨力量渐渐减退,不得不倚靠虎臂杖。黄庭坚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老年时光无法抵挡的感叹。
第二联写道:"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怜矍铄马征南。"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李任道英勇过去的赞叹和怀念。"八百老彭"指的是彭城的老人,他们也年迈衰弱,感叹自己使用杖的时间已经晚了。"矍铄马征南"则描述了李任道当年奔驰南征的英勇形象,黄庭坚对他的可怜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李任道的描写,既表达了对老年衰老无法避免的感慨,也表达了对英勇壮志的怀念和赞叹。这首诗带有浓厚的古典意境,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 黄庭坚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