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燕姬曲(Yan Ji Qu)
燕京女儿十六七,
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
翠袖笼鞭娇欲滴。
春风驰荡摇春心,
锦筝银烛高堂深。
绣衾不暖锦鸳梦,
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
春困著人倦梳洗。
夜来小雨润天街,
满院杨花飞不起。
中文译文:
燕京的少女十六七岁,
容貌如花,眼目如墨。
兰香满街马车尘土飞扬,
她手持翠袖,笼着鞭子,娇艳欲滴。
春风吹拂,摇曳着春心,
金屋银烛闪烁,高堂深深。
绣衾不暖,只有锦鸳鸯梦,
紫帘垂挂,迷蒙的天空低垂沉沉。
美好的年华,谁会留恋一去如水,
春日的疲惫让人感到疲乏。
夜幕降临,轻雨滋润着街道,
满院里的杨花却起不来飞扬。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燕京的美丽少女形象,展示了她的貌美和娇艳。诗中运用了华丽的描写手法,表达出她的青春与美丽。然而,尽管她生活在豪华的环境中,她的心中始终缺乏真正的温暖和幸福。最后两句诗表达出她面对春天的疲惫和失落的心情,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了燕京女儿的形象和内心感受。作者通过描绘她的容貌和娇艳,展示出她的美丽与魅力。然而,在豪华的环境中,她的灵魂却感到空虚和寂寞。这种对富贵背后的空虚和疲乏的描写,以及与春天失落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需要满足和关爱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词以精细的描写和抒情的表达,展示了元代诗词艺术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注重外表和享乐的封建社会的缺陷。
萨都剌简介
元代·萨都剌的简介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 萨都剌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十六生儿字阿侯
- 清晨坐虚斋
-
须破多金长者悭
出自 宋代 曾丰: 《儒家子刘宗庆发披戴愿赠二绝句俾藉之以谒乐》
-
膏肓不遇医
出自 宋代 宋庠: 《前岁春仆与献臣同饯常山公于苑西曾未再朞已》
-
历阶一稽首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罗仙宫道士留午饭后遍览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罗》
- 只以弭群谤
-
进旅退旅
出自 宋代 杨亿: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四皇帝正冬御殿文舞第》
- 翠麓轩壁凝古墨
- 童年已樵采
-
诗诵城南忆退之
出自 宋代 陈文蔚: 《徐子融八月四夜见访值予有出寄诗三绝和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