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山川初入梦
出自宋代:陆游的《得都下八月书报蒙恩牧叙州》
凤城书到锦江边,故里归期愈渺然。
掌上山川初入梦,壶中日月尚经年。
方轮落落难推谷,倦马駸駸怕著鞭。
未佩鱼符无吏责,看花且作拾遗颠。
鉴赏
诗词:《得都下八月书报蒙恩牧叙州》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凤城书到锦江边,
故里归期愈渺然。
掌上山川初入梦,
壶中日月尚经年。
方轮落落难推谷,
倦马駸駸怕著鞭。
未佩鱼符无吏责,
看花且作拾遗颠。
中文译文:
凤城的书信到达了锦江边,
我回到故乡的时间变得愈发渺茫。
手中握着的山川只是初入梦境,
壶中的日月已经经历了多年。
方轮滚滚难以推动车辆前行,
疲惫的马匹害怕着鞭子的抽打。
我未佩戴着官方的鱼符,没有官吏的责任,
我看花的时候只是随心所欲地拾取一些遗落的花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作品,以自我抒发和感慨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
诗的开头,凤城的书信到达了锦江边,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接到了来自远方的消息,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更加强烈。然而,归乡的希望却变得愈发渺茫,暗示着诗人回到故乡的时间遥遥无期,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接着,诗人提到手中握着的山川只是初入梦境,壶中的日月已经经历了多年。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想象和回忆来满足对故乡的思念,但这些只能是片刻的梦境和虚幻,无法取代真实的归乡之路。壶中的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时光的飞逝,自己的离乡之期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加凄凉。方轮滚滚难以推动车辆前行,倦马害怕着鞭子的抽打,表现出诗人旅途的艰辛和疲惫。这里的方轮和倦马可以理解为诗人归乡的交通工具,但它们却无法顺利前行,暗示着归乡之路的困难和坎坷。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独立自主和随心所欲的态度。诗人说自己未佩戴官方的鱼符,没有官吏的责任,意味着他没有受到世俗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看花且作拾遗颠,表示诗人此刻只想享受片刻的安宁,顺便捡拾一些遗落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诗人的境遇和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虽然无法实现归乡的愿望,但他依然保持着独立自主的态度,享受着自由和美好的片刻,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触动。这首诗词展现了陆游独特的感慨和豪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 陆游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稚子今看稍稍长
出自 明代 沈周: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
烦他商皓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
- 欲往几经年
-
台柏烟含凝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
- 莺花无数恼人怀
- 客至但成嗟
-
眼底名医麻竹多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
- 仁人义士埋黄土
- 解语香魂此旧游
-
慈光一照烛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