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阡南陌饯余生
出自宋代:陆游的《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徘徊西村久之》
十日风雨今日晴,衰病忽减思闲行。
接篱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凫鷖轻。
亭亭孤塔远天碧,曲曲深巷斜阳明。
数家茅屋门昼掩,不闻人声闻碓声。
身似庞公不入城,东阡南陌饯余生。
新年倘有丰年喜,买酒渔村看太平。
鉴赏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徘徊西村久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日风雨今日晴,
衰病忽减思闲行。
接篱一幅烟雾薄,
舴艋八尺凫鷖轻。
亭亭孤塔远天碧,
曲曲深巷斜阳明。
数家茅屋门昼掩,
不闻人声闻碓声。
身似庞公不入城,
东阡南陌饯余生。
新年倘有丰年喜,
买酒渔村看太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风雨过后的晴朗天气,诗人在身体稍有好转之后,思念着闲逸的行走。他来到一个叫做扶桑埭的地方,沿着西村的河道漫游已有很长时间了。诗人看到了篱笆上的轻薄的烟雾,以及小船上载着八尺长的凫鷖(一种水鸟)飘忽轻盈的样子。远处有一座孤立的塔楼,高耸入云,蔚蓝的天空映衬着它。弯弯曲曲的深巷中,斜阳明媚。几家茅屋的门户都在白天关闭着,听不见人声,只有碓磨的声音传来。诗人自比为庞公,不愿进入城市的繁华,而是选择在乡间小路上度过余生。他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够有丰收的喜悦,愿意买酒去渔村,享受宁静平和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感受为主线,通过描绘风日晴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逸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他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了篱笆上薄薄的烟雾、小船上凫鷖的轻盈以及远处孤塔的壮丽,展现了自然的美和宁静的氛围。与此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茅屋的门户紧闭和听不见人声的情景,展示了乡村的宁静和与城市繁华的对比。诗人以自己与庞公的比喻,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抗拒,他选择了在乡村中度过余生,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他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丰收的喜悦,愿意买酒去渔村,享受太平安宁的生活。整首诗以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为主题,展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 陆游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落花辞条归故林
-
小雅咏鹿鸣
出自 唐代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 风高露重
-
谿路杂桃花
出自 唐代 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
弹豪讵嗫嚅
出自 唐代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
明月常空净
出自 唐代 孟郊: 《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
-
魂腾腾兮惊秋波
出自 唐代 鲍溶: 《琴曲歌辞·湘妃列女操》
-
生擒瞎直吃当王
出自 元代 方回: 《为张都目益题爪哇王后将相图》
- 是亦一痴何从瘳
-
强道诗工能泣鬼
出自 宋代 赵蕃: 《读公择箧中徐季益孙子进昆仲诗有怀其人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