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羸慵踏梧桐影
出自宋代:陆游的《甲辰中秋无月十七夜独皦然达旦》
老觉人间无一欣,穷阎扫轨谢纷纷。
已凭白露洗明月,更遣清风收乱云。
栖鹊拣枝寒未稳,断鸿呼伴远犹闻。
病羸慵踏梧桐影,倚柱长吟夜向分。
鉴赏
《甲辰中秋无月十七夜独皦然达旦》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甲辰中秋,无月的第十七个夜晚,我独自清晰地照见天明。
感觉上天的赏赐一无所获,穷困使人们纷纷离去。
白露已经洗净了明亮的月光,清风又收拾了繁乱的云彩。
鸟儿在枝头找不到安稳的栖息地,断绝的鸿雁声依然远远传来。
我因病体虚弱而懒散地踱步在梧桐树影下,靠着柱子长吟,夜晚在分崩离析中渐渐过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夜晚的内心感受。诗中展示了诗人对人间的失望和困苦的描绘,他感到无法从世间得到任何喜悦,穷困使人们纷纷离去,这种失落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表达。然而,诗人也通过描述清晨的景象,如白露洗净的明月和清风收拾的乱云,传达出一种希望和慰藉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象征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诗中的明月和乱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希望和困扰,白露洗净明月表达了对清洁和纯净的追求,清风收拾乱云则象征了诗人对心灵的净化和解脱的渴望。
诗中的鸟儿和鸿雁形象,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状态。鸟儿找不到安稳的栖息地,断绝的鸿雁声远远传来,都表达了诗人在世间感到孤独和失落的心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的病弱和夜晚的寂静。病羸慵踏梧桐影,倚柱长吟夜向分。诗人在梧桐树影下踱步,倚着柱子长吟,以一种深沉的方式与黑夜对话,这种场景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在孤独与困苦中的内心体验,同时也展示了对希望和净化的渴望。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倾诉心声,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给读者带来了深入思考的空间。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 陆游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何以不言杀
-
难以一二而推择
出自 宋代 苏轼: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
斑细紫苔生
出自 唐代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
波澄水更清
出自 唐代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韩公父常为襄州使)》
-
人家深坞里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一公路涧》
- 翠叶轻笼豆颗均
-
儿时汉南柳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
犹绕珍丛觅旧香
出自 宋代 范成大: 《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今日茉莉渐过》
- 篮舆寻僧灵隐寺
- 当时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