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朱曰藩的名句 > 上林献赋恨空回

上林献赋恨空回

出自明代朱曰藩的《桥上纳凉即事口号

“上林献赋恨空回”出自明代朱曰藩的《桥上纳凉即事口号》,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lín xiàn fù hèn kōng huí,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上林献赋恨空回,水驿冰鲜夜半催。
枕上笙箫听渐近,杨梅卢橘过江来。

鉴赏

《桥上纳凉即事口号》是明代朱曰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林献赋恨空回,
水驿冰鲜夜半催。
枕上笙箫听渐近,
杨梅卢橘过江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夜晚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桥上凉快时,思念着曾经献上的赋诗却未得回应,感到悲愤。同时,他描述了夜晚的水驿冷冽清新,感叹时间的流逝。在床上,他聆听着远处传来的笙箫声越来越近,象征着远方的杨梅和卢橘正在顺流而下,带来了美好的事物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凉爽和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一些意象和描写都是常见的夏季元素,如凉爽的夜晚、水驿的冰鲜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清新和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望。

诗中的"上林献赋恨空回"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和沮丧,他献上的赋诗却没有得到回应,感到自己的努力被忽视和辜负。"水驿冰鲜夜半催"描绘了夜晚水驿的冷冽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活短暂性的思考。

最后两句"枕上笙箫听渐近,杨梅卢橘过江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希望的到来。诗人躺在床上,聆听着越来越近的笙箫声,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即将到来,杨梅和卢橘则象征着丰收和幸福。这些描写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希望和憧憬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夏季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和对未来的表达,展示了朱曰藩细腻而深刻的感受力和对生活的思考。

朱曰藩简介

明代·朱曰藩的简介

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 朱曰藩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