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马道驿丞歌》是明代张佳胤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马道驿丞歌》中文译文:
马道驿臣八十五,
身寄西秦家东鲁。
耳聋齿脱鬓如霜,
出入逢迎状伛偻。
路接青桥与武关,
栈道崎岖无与伍。
不卑小官有展禽,
不薄乘田有尼父。
尔心岂是学圣贤,
蜗角蝇头良自苦。
余也东朝师保臣,
罔生六十负君亲。
抗章十数不得请,
今始给驿归梁岷。
宦情见尔如胶漆,
方信余为勇退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年过八旬的驿站官员的生活和心境。诗人张佳胤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描绘了这位驿站官员的形象和生活环境。
诗中的驿站官员年事已高,他在西秦地区任职,身家在东鲁。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佳,耳聋、齿脱,鬓发如霜,走路弯曲。他的工作地点是青桥和武关之间的道路,栈道崎岖险峻,与其他道路不同。尽管他是一个小官员,但他并不低贱,他有展示才能的机会,有机会乘坐驿车,也有尼父的田地可供利用。
然而,诗人在表达这位驿站官员的心境时,用了“蜗角蝇头”来形容他的境遇。这是一种自嘲的表达,意味着他的成就微不足道,犹如蜗牛的角和苍蝇的头,微小而渺小。他认为自己的心志并不是追求学问和圣贤,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经历艰辛。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他自称为东朝的学生,曾经为保护东朝的君主负过六十次的重任。然而,他在上书抗章方面遭到了十余次的拒绝。直到现在他才获得了驿站的职位,归到了梁岷地区。这位驿站官员的困境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感叹自己的退隐之志和勇气。
整首诗以简洁而真实的语言描绘了驿站官员的生活和心情,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和他人命运的思考。它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不公平命运的感叹,以及对勇敢退隐的人的赞扬。
张佳胤简介
明代·张佳胤的简介

张佳胤(1526年8月12日—1588年8月7日),避雍正帝讳,又作佳印、佳允,字肖甫、肖夫,初号泸山,号崌崃山人(一作居来山人),重庆府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明代大臣、文学家,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授太子太保衔。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逝,年六十二,追赠少保。天启初年,追谥襄宪。张佳胤工诗文,为明文坛“嘉靖后五子”之一,著有《崌崃集》。
...〔 ► 张佳胤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