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子规啼》是明代杨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以及子规鸟的哀鸣声所引发的思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天夏夜露气清,
The summer night on the river is cool and clear,
山鸟忽作肠断声。
The mountain bird suddenly emits a heartrending cry.
莫道啼多不解意,
Don't say that its crying is without reason,
催人归去最分明。
It urges people to return, the message is crystal clear.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在夏夜中,江天上空清澈,露水凝结,空气清新。突然间,一只山鸟发出了悲伤的鸣叫,这种声音使人感到内心被触动,仿佛有一种肠断的感觉。诗人告诉读者不要以为这只鸟的啼叫无意义,它实际上是在催促人们回去,这个意图非常明确。
这首诗词表达了夏夜的宁静和清凉,以及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感。江天的清澈和露水的凝结为整个夜晚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气息。然而,山鸟的哀鸣声打破了这种宁静,给人以悲伤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生活中的变幻和无常,以及人们在面对离别和别离时的感伤和思考。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者的劝告,即不要忽视这种感伤和思考,而是要及时回去面对现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和思考时的情感和思绪。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人的情感共鸣。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感伤之情,同时也展示了杨荣独特的感悟和写作风格。
杨荣简介
明代·杨荣的简介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文敏集》。
...〔 ► 杨荣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