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许邦才的名句 > 向晓担空笈

向晓担空笈

出自明代许邦才的《下第还乡

“向晓担空笈”出自明代许邦才的《下第还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ng xiǎo dān kōng j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莺花愁旅客,风雨逼清明。
向晓担空笈,萧然出凤城。

鉴赏

《下第还乡》是明代诗人许邦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莺花愁旅客,
风雨逼清明。
向晓担空笈,
萧然出凤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行的人在春天的时候迫不得已离开故乡的情景。莺花悲切地为旅客离开而感到愁苦,风雨的来临使得离别的心情更加沉重。诗人在黎明时分背着空空如也的行囊启程,默默无言地离开了凤城,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离别的哀愁。

赏析:
1. 诗人通过莺花愁旅客的描写,将花卉人格化,赋予了悲伤的情感。莺花愁旅客,把莺花与旅客的离别情绪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感染力和形象性。

2. 风雨逼清明一句将离别的场景与清明时节的气氛相结合,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氛围。

3. 向晓担空笈一句中,向晓指的是黎明时分,担空笈表示背着空空如也的行囊,象征着诗人离开故乡的无奈和孤独。

4. 萧然出凤城一句中,萧然意味着无声无息、无人烟的样子,出凤城表示离开凤城。这里的凤城指的是诗人的故乡,通过凤城的象征意义,凸显了诗人离乡背井的苦闷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诗人离乡的心情,描绘了旅客离别时的凄凉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共鸣。它展示了明代诗歌独特的感伤和离愁的美感,给人一种深沉而隽永的印象。

许邦才简介

明代·许邦才的简介

许邦才(生卒年不详) 字殿卿。明代济南历城人。年少读书时与同县李攀龙、殷士儋为友。他们志趣相投,对八股文不感兴趣,而对唐以前的古诗文却极喜爱,常一起到山涧丛林吟诗作赋,乡人目为怪。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许邦才举乡试第一,先授赵州知县,未到任,又上疏改调永宁知县。后迁德府长史,勘验牢狱。四十二年(1563年)转周府右长史,赏加四品服俸。许邦才善于诗文,常题诗于山林庙宇,内容多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其诗风格追随李攀龙。作品有《瞻泰楼集》、《海右倡和集》、《梁园集》。

...〔 ► 许邦才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