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感兴》
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
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
诗词中文译文:
香炉的顶端最高,那里住着一位高人。
在太阳落山之时,他从山上下来,
在月亮明亮之时,他又上山而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句子如画笔勾勒出了一个山间神秘而古老的景象。诗人以一个香炉作为引子,突出了这个世界的“仙境”色彩。香炉象征着人们祈愿和供奉的心灵寄托,而最高的顶端则有一位住在那里的高人,隐居山中,神秘莫测。诗人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将日暮和月明与高人的行动相对应,更加强调了高人的超凡和神秘。诗词中蕴含了一种修身养性、追求仙道的思想,以及对山水自然的赞美。整个诗词简洁而深远,通过描绘山间仙境,使人联想到千年来倾慕山水之美的人们对神秘和理想的追求。
李端简介
唐代·李端的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 李端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槛外长江空自流
-
不忍便永诀
出自 唐代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
好事萃于门
出自 宋代 廖行之: 《水调歌头(寿邓彦鳞)》
-
尘满冠巾汗满襟
出自 宋代 陈著: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
为感新来国士知
出自 宋代 强至: 《送运使李工部自陕西移益部十韵》
- 零落当轩两树桐
- 吉文江水走玉虹
- 残雨滴滴休无期
-
百里凄清古县城
出自 宋代 张日损: 《寄天台王炼师兼呈邑宰》
- 行将憩我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