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北固晚眺(唐 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译文:
水国的麦种已熟透,梅天里风雨凉爽。
蚕儿在夜晚开始吐丝纺茧,江面上燕子绕着危险的船桅飞舞。
北方山脉守护着这片土地,潮水从西边慢慢退去。
年复一年,我都站在这里远眺,人们的争执消逝多少次。
诗意:
《北固晚眺》描绘了一个秋季的景象,水稻已经成熟,天气逐渐变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叹。他观察到蚕儿从晚上开始吐丝纺茧,江面上的燕子绕着危险的船桅翱翔,这些都是秋季的常见景象。诗人再次用北方山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山脉守护着这片土地,为这个地方带来了稳定和安宁。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经常站在这里远眺,这里的景色是他思考人生和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思,通过描绘秋季景色,寄托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命运相联系。他观察到秋季的常见景色,如梅天的凉爽、蚕儿的纺茧、燕子的飞舞,然后运用山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变迁的思考和对人事消逝的感叹。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流转,让人感叹人事无常、自然变迁。同时,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给人一种超然的视角,使诗意更具深度和广度。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平淡、宁静的意境,展现了唐代诗人独有的诗歌魅力。
窦常简介
唐代·窦常的简介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 ► 窦常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