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西湖》是明代诗人孙一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译文:
十里山如拭,西湖背郭流。
僧归虹外雨,云抱水边楼。
春事多逢醉,歌声半是愁。
独怜垂钓者,吾欲共沧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著名的风景名胜——西湖。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西湖的美景和它所蕴含的意境。诗中表达了孤独思乡的情感,并对宁静垂钓的渔夫表示了羡慕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西湖的景色。首句“十里山如拭,西湖背郭流”将山和湖的景色描绘得如清澈一般。诗人通过用“拭”来形容山,给人以一种轻柔的感觉,将山体在湖水中的倒映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接着,“僧归虹外雨,云抱水边楼”描绘了僧人归寺时遇到的雨景,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这两句诗让读者感受到了西湖的宁静和静谧。
接下来的两句“春事多逢醉,歌声半是愁”表达了春天的欢乐与忧愁并存。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狂欢畅饮,但歌声中也透露出一丝愁绪,或许是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最后两句“独怜垂钓者,吾欲共沧洲”表达了诗人对静静垂钓的渔夫的羡慕之情,希望能与他一同分享沧洲的宁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将自己的情感与西湖的美景融为一体,传递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的西湖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西湖的宁静、静谧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孙一元简介
明代·孙一元的简介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 孙一元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取其向背性
-
平生此客
出自 宋代 李处全: 《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月末在婺州韩守坐上和陈尚书韵李处全)》
- 胥涛晚来息怒
-
还见跃潜鳞
出自 唐代 孙逖: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
-
更闻箫鼓济楼船
出自 唐代 苏颋: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七章》
- 俾出童羖
-
先人有墓丘
出自 宋代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敬》
- 犀腰貂首徒劳人
- 于斯为良能
-
遂与沔人别
出自 明代 李濂: 《沔阳秩满北上汉水舟中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