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痕犹在竹间苔
出自明代:琦元璞的《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
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
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
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
不得清吟会诸老,履痕犹在竹间苔。
鉴赏
《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是明代琦元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
梅风发时海寇去,
相见要令怀抱开。
乍喜岂论生理事,
空言独叹济时才。
桐花金井莺声过,
月色凉台凤吹回。
不得清吟会诸老,
履痕犹在竹间苔。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在夏季五月经过玉山,重逢娄江的故友们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中表达了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季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描写内心感受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首两句“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描绘了夏季梅风吹拂时,海上的盗贼已经离去,这时诗人与故友们相聚,彼此怀抱敞开,心情愉悦。
接下来的两句“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之喜的感受,并提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暗示了他对于时运的无奈和对处境的思考。
接着的两句“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通过描绘桐花飘落、金井中的莺鸟欢唱、月色在凉台上的倒影等细节,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夏夜景象,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两句“不得清吟会诸老,履痕犹在竹间苔。”表达了诗人未能与老友们共同清吟的遗憾,他们的足迹仍然留在竹林间的苔地上,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友情的延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岁月以及个人处境的思考和感慨,展现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体悟。
猜你喜欢
-
却入千峰去
出自 唐代 刘长卿: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
万里投荒失意多
出自 唐代 刘三复: 《送黄明府晔赴岳州湘阴任》
- 云韶互铿戛
-
紫微笔语妙天下
出自 宋代 喻良能: 《二月二十一日何司业集客于张园玉牒给事命予》
-
众丘皆让一山雄
出自 宋代 王炎: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黄龙山》
- 惟闻咿哑摇橹声
- 老尽凌云气
- 贺厦恩非浅
- 高揭王公墓
-
细吟天下黄香句
出自 宋代 许月卿: 《次韵黄玉如大章携先集来访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