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至各有宜
出自明代:梅鼎祚的《杂感六首(万历初,江陵当国时作)》
物兴常于会,至至各有宜。
女魃非北御,应龙安可为。
炎德履嬴闰,重华嗣尧衰。
共工遇其敌,一怒绝地维。
¤
鉴赏
《杂感六首(万历初,江陵当国时作)》是明代梅鼎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物兴常于会,
至至各有宜。
女魃非北御,
应龙安可为。
炎德履嬴闰,
重华嗣尧衰。
共工遇其敌,
一怒绝地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初年的社会景象,并表达了对时局和世事的感慨。诗中所提到的一些典故和象征物象,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象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词以意象丰富的方式,通过对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神话及象征物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第一句“物兴常于会”,意味着物质发展常常发生在不同的场合和时刻,对应到政治和社会层面,可能指的是各种事物和力量在特定的环境中得以兴盛。
第二句“至至各有宜”,表达了对事物各有其适宜的看法,也可理解为各种事物各有其价值和作用,暗含对各方力量和利益的认可。
第三句“女魃非北御”,“女魃”指的是传说中的瘟疫之神,而“北御”则是指朝廷应对瘟疫的措施。作者认为女魃并非可以被朝廷所御制,意味着朝廷无法有效地应对瘟疫问题。
第四句“应龙安可为”,“应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作者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的期望和祈愿。
第五句“炎德履嬴闰”,“炎德”指的是尧帝的德行,而“闰”则指闰年。这句意味着尧帝的德行已经被掩盖,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被人们忽视。
第六句“重华嗣尧衰”,“重华”指的是尧帝的后嗣,意味着尧帝衰落之后的统治者。这句表达了对尧帝时代的衰落和后继者的失职的忧虑。
最后两句“共工遇其敌,一怒绝地维”,通过对共工的提及,表达了面对敌对势力时的愤怒和坚决抵抗的态度。共工是神话传说中的叛逆者,他的愤怒象征着人民面对不公和压迫时的反抗精神。
整首诗词以抒发对时局和社会现象的感慨为主题,通过对历史和神话的引用,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正义和道德观念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安定和人民福祉的期待。
梅鼎祚简介
明代·梅鼎祚的简介
(1553—1619)明宁国府宣城人,字禹金。梅守德子。诸生。诗文博雅。以不得志于科场,弃举子业。申时行欲荐于朝,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著述于其中。诗宗法李、何。精音律,有传奇《玉合记》、《长命缕》、杂剧《昆仑奴》,好用典故骈语。另编纂《才鬼记》、《青泥莲花记》,又有《梅禹金集》等。
...〔 ► 梅鼎祚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