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谒伍子胥庙》是明代皇甫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列雉影沧波,
望望深云树。
回照延清襟,
芳阡引幽步。
曲隅抗兰寝,
灵旗出残雾。
畴昔抱余悲,
怅矣前溪路。
解剑邈英风,
荐潦申遐慕。
芳草忽复春,
东门霭如故。
烟明刹殿霞,
风满平池露。
向月临江洲,
含情不能渡。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皇甫涍参观伍子胥的庙宇时的景象和心情。诗人在庙宇前看到倒映在池水中的树影和波纹,远望着深邃的云和高耸的树木。光影映照下,他感受到自己的衣襟延伸出去。芳草引导着他踏上幽静的小径,他在庙宇的一隅停下来,面对神灵的旗帜冉冉升起,残雾逐渐散去。回忆起过去的悲伤,他心中感慨万分,对往事的溪流深感忧伤。他回忆起伍子胥的英勇风采,心中充满了敬佩和追慕之情。突然间,芳草重新春天般生机盎然,东门的景色如旧。烟雾中明亮的殿宇闪烁着霞光,风吹过平静的池水,水面上满是露珠。面对着明亮的月光,他站在江边的洲头,心中充满了情感,却无法渡过江去。
赏析:
《谒伍子胥庙》通过描绘庙宇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伍子胥的敬仰和追慕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树影、波纹、云雾等景物,展现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诗中以芳草引导诗人的步伐,象征着追寻英雄的心灵向往;延清襟和灵旗的出现,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的崇敬和景仰之情。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诗人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回忆,通过对过去的悲伤和对伍子胥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忧伤。最后,诗人面对明亮的月光和江洲,情感无法渡过江去,抒发了无法达到自己理想的无奈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伍子胥的崇敬和景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遥远向往。
皇甫涍简介
明代·皇甫涍的简介
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号少玄,江南长洲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除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佥事。好学工诗,颇负才名,著有《皇甫少玄集》。
...〔 ► 皇甫涍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随分趁芳时
- 挥鞭直就胡姬饮
-
登四望兮暗濛濛
出自 唐代 裴谞: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
-
云水夹双刹
出自 唐代 皎然: 《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
-
四时新景何人别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
- 婆娑复偃蹇
-
其学溔漭迷津涯
出自 近现代 陈三立: 《乙庵七十生日寄祝兹篇》
-
忆得少年多乐事
出自 宋代 刘子翚: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七》
-
升琮奠黄粹
出自 宋代 宋祁: 《享庙禋郊诗·禋郊十韵》
- 风雪将岁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