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次韵陈秀才告别之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侠。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橐萧萧又出门,
岂应踪迹溷东园。
诗书无地人间世,
山野有亭江上村。
几许春秋由白发,
谁能枝叶事间言。
行矣吾衰今已矣,
独将清梦到乾坤。
中文译文:
行囊又轻轻地出门,
怎能留下踪迹在东园。
诗书无处于尘世间,
山野有亭在江边村。
岁月已使白发增多,
谁能明了世间的纷扰。
我已行走,我已老去,
只将清梦带入乾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郑侠对于离别之情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行囊再次轻装出门,表示他将离开此地,不留下任何痕迹。他认为自己写的诗书和学问无法在尘世间找到合适的归宿,而山野间的小亭子和江边的村庄却能够成为他的心灵栖息之处。
第二节中,诗人借白发来象征岁月的流逝,表达了他已经经历了数年的风风雨雨。他在思考,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他所经历的一切,他的心路历程无法被外界所言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已经离开了,他已经老去,只能将清梦带入乾坤之中。这里的清梦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理想和追求的寄托,他希望通过梦境来实现这些理想,超越尘世的束缚。
整首诗词写出了诗人对于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追寻。诗人寄托了自己对于清梦的希望,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不满和超越的渴望。
郑侠简介
宋代·郑侠的简介
(1041—1119)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 ► 郑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