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剑池》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剑池
属镂堪为后人伤,
池溜清泉有恨长。
不斩妖邪斩忠直,
淡烟荒草鹿麋场。
译文:
属镂可以使后人伤心,
池水流淌清泉悲愤不断。
不是用来斩杀邪恶的妖怪,
却斩下了忠诚和正直的头颅。
淡淡的烟雾中,野草丛生的鹿麋场。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剑池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忧愤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剑池本应是武器的收藏之地,但却成为了忠诚和正直者的牺牲之处。清澈的池水流淌着忧愤之情,作者呼吁不应该用剑池的剑来斩杀邪恶的妖怪,而应该保护那些具有忠诚和正直品质的人。诗中的淡烟和荒草鹿麋场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凄凉和荒废。
赏析:
《剑池》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的忧虑和不满。通过将剑池与社会价值观念进行对比,诗中呈现了一种讽刺的意味。剑池原本应该是武器的收藏之地,象征着保护和正义,然而却被滥用,成为了忠诚和正直者的牺牲场所。在这个景象中,作者表达了对社会对待忠诚和正直者的冷漠和不公的不满。
诗中的词语运用简练而有力,通过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剑池的荒废和社会的错误行为。清泉和池水的描绘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愤和对社会状况的无奈。最后,淡烟和荒草鹿麋场的描绘给人一种凄凉和荒凉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诗词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剑池》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令人伤感和不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忠诚和正直价值的呼吁。
郑霖简介
宋代·郑霖的简介
南宋开禧元年(1205)入太学,绍定二年(1229)登黄朴榜进士,授江西南安军教授。后知四川嘉定,再升总领淮西军马钱粮,转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此后曾改知赣州、苏州、安庆、平江等地。知安庆时兼任淮浙提刑点浙西刑狱;知平江时兼淮浙发运使。贾似道当权于朝,四处网罗人才以为己用,有意拉拢郑霖。但郑霖深恶贾似道恃世弄权,不愿与其往来,后贾似道以"司都"、"监礼部郎官"等职授郑霖,皆拒不就职。贾怀恨在心,遂诬郑霖造登台桥一事为"积粮聚众,图谋不轨"。理宗偏听不察,竟加杀害。时年七十二岁。数年后,理宗见到郑霖遗表,幡然悔悟,昭雪其冤,追赠中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并赐葬西岙集福寺前。
...〔 ► 郑霖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