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宝峰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许当。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园敞山阿,
翛然隔城市。
晨夕钟梵音,
飒沓五云际。
空山无尽香,
大乘有真谛。
簿领得馀闲,
徙倚青莲地。
诗意:
这首诗以宝峰寺为背景,描述了这座寺庙的景色和氛围。诗人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之情,赞美了宝峰寺的神秘和灵性。
赏析:
诗的开头用“金园敞山阿”,形容了宝峰寺壮丽的庭园景观。寺庙宏伟壮观,仿佛与塔阁成了一个城市,与尘世隔绝。“晨夕钟梵音,飒沓五云际”,描绘了寺庙钟声的悠远和远在云端的感觉,增添了诗的神秘与庄严感。
接下来的两句“空山无尽香,大乘有真谛”表达了在寺庙中体验到的无尽的香气和佛教教义的真谛。空山无尽香,暗喻宝峰寺的内涵丰富,让人沉浸其中。大乘有真谛,指佛教所传授的智慧和超越尘世的指导原则。
最后两句“簿领得馀闲,徙倚青莲地”,寄托了诗人渴望得到宝峰寺佛法的启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簿领得馀闲,意味着舍弃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徙倚青莲地,则揭示了对佛教修行者在青莲地(佛陀所在的涅槃净土)得到安稳和喜乐的向往。
整首诗以宝峰寺为背景,通过对景色和氛围的描绘,以及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智慧的追求。诗意含蓄而深远,给人以内心的静谧和思考的空间。
许当简介
宋代·许当的简介
许当,字当时,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庆历三年(一○四三),以承奉郎知古田县(清乾隆《古田县志》卷五),迁知兴化军(乾隆《晋江县志》卷一二)。神宗熙宁间,知漳、建、汀州(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二五、二六)。与欧阳修、梅尧臣互有唱和(《晋江县志》)。今录诗五首。
...〔 ► 许当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无烦旗鼓
出自 宋代 曹勋: 《水龙吟(送戴郎中漕荆襄)》
-
麒麟阁上识酂侯
出自 唐代 杨巨源: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
-
依止托山门
出自 唐代 孟浩然: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 穷乏果何伤
-
一日江山蒙笔力
出自 宋代 陈傅良: 《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
南山风雨不堪看
出自 宋代 何梦桂: 《九日偕府城诸贵人游南山寺分韵和杜工部九日》
-
下临溪水恰齐开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余里》
- 惰嬾亦自赦
- 兰香爇处光犹浅
-
谁能向太原
出自 唐代 鲍溶: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