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王云的名句 > 残夜水明时

残夜水明时

出自宋代王云的《题张氏钟秀阁

“残夜水明时”出自宋代王云的《题张氏钟秀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án yè shuǐ míng shí,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卜筑{左娄右页}郊扉,登临野趣宜。
鸥边春浪间,草外碧云低。
画忆王摩诘,诗渐杜拾遗。
徘徊半楼月,残夜水明时

鉴赏

《题张氏钟秀阁》是宋代诗人王云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卜筑左娄右页郊扉,
登临野趣宜。
鸥边春浪间,
草外碧云低。
画忆王摩诘,
诗渐杜拾遗。
徘徊半楼月,
残夜水明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临张氏钟秀阁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文人境界的赞美和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钟秀阁的位置,卜筑左娄右页郊扉,意指这座阁楼建在郊外的左娄山和右页山之间。接着,作者说登上这座阁楼可以欣赏到美妙的野趣,登临野趣宜。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以鸥边春浪间、草外碧云低来描绘阁楼所处的环境。鸥边春浪间表现了春天湖泊波光粼粼的景象,草外碧云低则描绘了远处青山和云彩的美丽景色。这些描写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与诗的整体意境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画忆王摩诘,诗渐杜拾遗,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向往和追求。王摩诘和杜拾遗都是唐代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被作者视为艺术的典范,通过回忆和渐渐地接近他们,作者展现了对文学传统的敬仰和追溯。

最后两句,徘徊半楼月,残夜水明时,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徘徊半楼月意味着作者在半楼徘徊,凝视着明亮的月光。残夜水明时则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月光映照在水面上,给人一种恬静的感受。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寂静中沉思的心境,也暗示了他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与追求。

总体而言,王云的《题张氏钟秀阁》通过对景色、文学和内心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艺术和思考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宁静恬淡生活态度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王云简介

宋代·王云的简介

(?—1126)宋泽州人,字子飞。王霁弟。举进士。从使高丽,撰《鸡林志》以进。擢秘书省校书郎,出知简州,迁陕西转运副使。钦宗靖康元年,以给事中使金军,议割三镇。金人陷太原,召拜刑部尚书,再出使,许以三镇赋入之数。固言康王宜将命,及王受命,云为之副。行次磁州,民指以为奸,噪杀之。后谥忠介。有《文房纂要》。

...〔 ► 王云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