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过罗首
山势迢迢万马奔,
就宽平处着只园。
门无俗驾真堪隐,
院有禅僧便不村。
百顷霜黄收{左禾右罢}稏,
一泓寒绿养兰荪。
我来访道连宵宿,
共拨炉灰仔细论。
中文译文:
越过罗首山,
山势崇高,仿佛万马奔腾。
在广阔平地上有一座小园,
园门没有常人所驾驶的马车,正适合隐居。
院子里有禅僧,一切已不像村子的样子。
数百顷的稻田黄了,程序已结束,
一池寒绿之中养着兰花。
我前来访问道义,连续夜宿,
一起拨动炉灰,细细品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与居民生活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山势崇高壮观,仿佛万马奔腾,这种奔放之感与俗驾相对应,突显了作者希望远离喧嚣、隐居于山林之中的愿望。禅僧的出现更加加强了幽静的氛围,与村庄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如稻田的收割、植物的生长等等。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琐碎细节的关注,也彰显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我来访道连宵宿,共拨炉灰仔细论”表达了作者的求学之心和对于学问的追求。这种追求使得作者愿意与人共同讨论,传递对于道义的思考和探究。这种求学之心与前文所表达的对宁静生活的渴望相契合,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主题。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背景,呈现了作者对于宁静、清净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温和的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对于道义学问的探究。同时,诗中细腻的描写和对于细节的关注也给读者带来了真切的感受,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情感体验。
汤中简介
宋代·汤中的简介
饶州安仁人,字季庸,号息庵。汤巾弟。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与兄千并主朱熹之学,时称大小汤。淳祐三年,以太学正召试馆职,除正字,进校书郎,转右正言。官至工部侍郎。
...〔 ► 汤中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说与吹箫旧侣
-
独行备艰难
出自 唐代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適诗)》
-
狂吟醉舞
出自 元代 邵亨贞: 《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
-
涪陵荔枝不须辨故物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涪州荔子园行和友人韵》
-
旧隐龙城在
出自 宋代 曾几: 《闻冠退欲还柳州寄柳守常子正》
-
多垒诸公辱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送方蒙仲赴辟江图分韵得既字》
- 天香染就山龙裳
-
藉草便垂纶
出自 明代 张祥鸢: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
-
黄道中天临下土
出自 宋代 汪统: 《宝庆改元孟春中浣敬拜十贤於学宫谨哦唐律》
- 莫把闲愁萦素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