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投赠张斗野》的中文译文如下:
雪曲从来难赏音,
无机古路绿苔深。
骥寒远放雁为伴,
鹤晚未归鸦满林。
紫领宽袍笼袖醉,
乌纱侧帽掉头吟。
公侯多少身名灭,
李杜光芒尚至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僧人释善珍所作,表达了对文人境遇的思考和对杰出文人的赞美。诗词描绘了一个冬天的景象,以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叹之情。
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雪中行走难以欣赏音乐,并描述了一条古道上长满了绿苔,表现了孤寂寒冷之景,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世间行走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曲折。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鹤迁徙时骑在骥马上,成为伴随的雁群,而晚归的鹤则被满林的乌鸦所取代。这种对动物迁徙的描绘,与上一句的寒冷景象相呼应,暗示了人们在寂寞中经历孤独和变迁。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那些已逝去的文人的思念与赞美。紫领、宽袍、笼袖、醉酒等形象,传达了对伟大文人的追忆和敬仰;乌纱、侧帽、掉头吟等形象,也暗示了文人境遇的辛酸。最后一句,则指出虽然形势易变,但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伟人的光芒仍然照亮并感动着人们的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文人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伟大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思考。
释善珍简介
宋代·释善珍的简介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 ► 释善珍的诗(1篇)〕